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峰值,而后开始逐渐下降趋势,峰值骨量越高,人体中的骨量储备越多,到老年以后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晚,骨质疏松程度也越轻。所以在35岁之前要尽可能让峰值骨量达到最高,35岁以后则需要减缓骨量流失速度,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目的,骨密度仪厂家教你如何减缓骨量流失,预防骨质疏松。
⒈戒烟限酒:相关数据表明:女性每吸烟10年骨密度会下降2.3%-3.3%,在绝经女性中,由吸烟带来的骨头变脆风险更大。另外酒精会弱化骨骼,它会过滤掉骨骼中的钙、镁和其他矿物质。所以建议戒烟限酒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⒉营养均衡:主要是保证钙、维生素D、优质蛋白质的补充,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日常饮食中可以通过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进行补钙,如:牛奶、酸奶、绿叶蔬菜(如空心菜、小白菜、芥蓝、油菜)豆制品、芝麻酱和海鲜、坚果等。
其次是维生素D,它的作用是促进钙的吸收,是钙的黄金搭档。如果缺乏维生素D,钙的吸收会受到直接影响。所以需要保障维生素D的补充,除了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(如鸡蛋、动物肝脏、瘦肉等)以外,晒太阳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,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身体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。
最后就是优质蛋白质的补充,也是骨骼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,在鸡蛋、大豆、豆制品、瘦肉、牛奶中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。
⒊体育锻炼:进行合理的体育运动和营养补充,对于骨骼的健康是相辅相成的。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结构,使骨骼更强壮。还有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,改善平衡功能,减少跌倒的风险。而且运动可以促进钙和维生素D等元素的吸收,减少骨质丢失,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进程。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易发生。